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浣溪沙·欲问江梅瘦几分

    欲问江梅瘦几分,只看愁损翠罗裙。麝篝衾冷惜余熏。
    可耐暮寒长倚竹,便教春好不开门。枇杷花底校书人。

  • 种松

    一片青葱色,移来历万峰。
    数枝初伴鹤,孤干已犹龙。
    日瘦阴还薄,风多响自重。
    岁寒堪寄傲,何必大夫封?

  • 昭君怨·深禁好春谁惜

    深禁好春谁惜,薄暮瑶阶伫立。别院管弦声,不分明。
    又是梨花欲谢,绣被春寒今夜。寂寂锁朱门,梦承恩。

  • 虞美人·黄昏又听城头角

    黄昏又听城头角,病起心情恶。药炉初沸短檠青,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。
    多情自古原多病,清镜怜清影。一声弹指泪如丝,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。

  • 南乡子·捣衣

    鸳瓦已新霜,欲寄寒衣转自伤。见说征夫容易瘦,端相。梦里回时仔细量。
    支枕怯空房,且拭清砧就月光。已是深秋兼独夜,凄凉。月到西南更断肠。

  • 鬓云松令·咏浴

    鬓云松,红玉莹。早月多情,送过梨花影。半饷斜钗慵未整,晕入轻潮,刚爱微风醒。
    露华清,人语静。怕被郎窥,移却青鸾镜。罗袜凌波波不定,小扇单衣,可耐星前冷。

  • 渔父·收却纶竿落照红

    收却纶竿落照红,秋风宁为剪芙蓉。人淡淡,水蒙蒙,吹入芦花短笛中。

  • 浣溪沙·一半残阳下小楼

    一半残阳下小楼,朱帘斜控软金钩。倚阑无绪不能愁。
    有个盈盈骑马过,薄妆浅黛亦风流。见人羞涩却回头。

  • 骡说

     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。夫煦之以恩,任其然而不然,迫之以威使之然,而不得不然者,世之所谓贱者也。煦之以恩,任其然而然,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,行止出于其心,而坚不可拔者,世之所谓贵者也,然则马贱而骡贵矣。虽然,今夫轶之而不善,榎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于善者,非人耶人岂贱于骡哉?然则骡之刚愎自用,而自以为不屈也久矣。呜呼!此骡之所以贱于马欤?

  • 书咏兰诗后

      兰为国香,东南山泽涧多产之。当春深时,幽岩曲涧,窈然自芳。然往往有虫啮之,自其华初生时,辄已被啮而萎,即幸而能自发荣,亡何又辄萎。其幸得脱者,仅十二三焉,而众草蒙翳,条达畅遂,无有害之者。岁己未,余读书山中,每晨起,辄捕虫投之涧水,漂没以去,于是兰遂大盛。每卧苔藉草,盖幽香未尝不入吾怀也。而产于遐荒绝壑,不遇好事者之爱惜,而制于毒虫恶物,以沮其天者,岂少也夫!余既为诗以志之,而复为书其说如此。

  • 闲情偶寄·芭蕉

      幽斋但有隙地,即宜种蕉。蕉能韵人而免于俗,与竹同功。

  • 留余庆

    留余庆,留余庆,忽遇恩人;幸娘亲,幸娘亲,积得阴功。劝人生,济困扶穷,休似俺那爱银钱、忘骨肉的狠舅奸兄!正是乘除加减,上有苍穹。

  • 惜黄花慢·孤雁

    碧尽遥天,但暮霞散绮,碎剪红鲜。听时愁近,望时怕远,孤鸿一个,去向谁边。素霜已冷芦花渚,更休倩、鸥鹭相怜。暗自眠。凤凰纵好,宁是姻缘。
    凄凉劝你无言。趁一沙半水,且度流年。稻梁初尽,网罗正苦,梦魂易警,几处寒烟。断肠可似婵娟意,寸心里、多少缠绵。夜未闲,倦飞误宿平田。

  • 折桂令·问秦淮

    问秦淮旧日窗寮,破纸迎风,坏槛当潮,目断魂消。

    当年粉黛,何处笙箫?罢灯船端阳不闹,收酒旗重九无聊。
    白鸟飘飘,绿水滔滔,嫩黄花有些蝶飞,新红叶无个人瞧。

  • 湖上杂诗

    葛岭花开二月天,游人来往说神仙。
    老夫心与游人异,不羡神仙羡少年。

  • 解佩令·自题词集

    十年磨剑,五陵结客,把平生、涕泪都飘尽。老去填词,一半是、空中传恨。几曾围、燕钗蝉鬓。
    不师秦七,不师黄九,倚新声、玉田差近。落拓江湖,且分付、歌筵红粉。料封侯、白头无分。

  • 自题一绝

    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!
    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

  • 再过露筋祠

    翠羽明珰尚俨然,湖云祠树碧如烟。(如 一作:于)
    行人系缆月初堕,门外野风开白莲。

  • 山行

    野寺分晴树,山亭过晚霞。
    春深无客到,一路落松花。

  • 黄生借书说

      黄生允修借书。随园主人授以书,而告之曰:

      书非借不能读也。子不闻藏书者乎?七略、四库,天子之书,然天子读书者有几?汗牛塞屋,富贵家之书,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?其他祖父积,子孙弃者无论焉。非独书为然,天下物皆然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,必虑人逼取,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,曰:“今日存,明日去,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”若业为吾所有,必高束焉,庋藏焉,曰“姑俟异日观”云尔。

      余幼好书,家贫难致。有张氏藏书甚富。往借,不与,归而形诸梦。其切如是。故有所览辄省记。通籍后,俸去书来,落落大满,素蟫灰丝时蒙卷轴。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,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!

      今黄生贫类予,其借书亦类予;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。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,生固幸而遇予乎?知幸与不幸,则其读书也必专,而其归书也必速。

      为一说,使与书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