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咏孤石

    中原一孤石,地理不知年。
    根含彭泽浪,顶入香炉烟。
    崖成二鸟翼,峰作一芙莲。
    何时发东武,今来镇蠡川。

  •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

    樵隐俱在山,由来事不同。
    不同非一事,养疴丘园中。
    中园屏氛杂,清旷招远风。
    卜室倚北阜,启扉面南江。
    激涧代汲井,插槿当列墉。
    群木既罗户,众山亦当窗。
    靡迤趋下田,迢递瞰高峰。
    寡欲不期劳,即事罕人功。
    唯开蒋生径,永怀求羊踪。
    赏心不可忘,妙善冀能同。

  • 战城南

    战城南,冲黄尘,丹旌电烻鼓雷震。
    勍敌猛,戎马殷,横阵亘野若屯云。
    仗大顺,应三灵,义之所感士忘生。
    长剑击,繁弱鸣,飞镝炫晃乱奔星。
    虎骑跃,华眊旋,朱火延起腾飞烟。
    骁雄斩,高旗搴,长角浮叫响清天。
    夷群寇,殪逆徒,馀黎落惠咏来苏。
    奏恺乐,归皇都,班爵献俘邦国娱。

  • 别毛永嘉

    愿子厉风规,归来振羽仪。
    嗟余今老病,此别空长离。
    白马君来哭,黄泉我讵知。
    徒劳脱宝剑,空挂陇头枝。

  • 张衡传

      张衡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也。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。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常从容淡静,不好交接俗人。永元中,举孝廉不行,连辟公府不就。时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,莫不逾侈。衡乃拟班固《两都》作《二京赋》,因以讽谏。精思傅会,十年乃成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,累召不应。

      衡善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、阴阳、历算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,公车特征拜郎中,再迁为太史令。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玑之正,作浑天仪,著《灵宪》、《算罔论》,言甚详明。

      顺帝初,再转,复为太史令。衡不慕当世,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。自去史职,五载复还。

      阳嘉元年,复造候风地动仪。以精铜铸成,员径八尺,合盖隆起,形似酒尊,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。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关发机。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,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其牙机巧制,皆隐在尊中,覆盖周密无际。如有地动,尊则振龙,机发吐丸,而蟾蜍衔之。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。虽一龙发机,而七首不动,寻其方面,乃知震之所在。验之以事,合契若神。自书典所记,未之有也。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,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。后数日驿至,果地震陇西,于是皆服其妙。自此以后,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。

      时政事渐损,权移于下,衡因上疏陈事。后迁侍中,帝引在帷幄,讽议左右。尝问天下所疾恶者。宦官惧其毁己,皆共目之,衡乃诡对而出。阉竖恐终为其患,遂共谗之。衡常思图身之事,以为吉凶倚伏,幽微难明。乃作《思玄赋》以宣寄情志。

      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时国王骄奢,不遵典宪;又多豪右,共为不轨。衡下车,治威严,整法度,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,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。视事三年,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年六十二,永和四年卒。

  • 游敬亭山诗

    兹山亘百里,合沓与云齐。
    隐沦既已托,灵异俱然栖。
    上干蔽白日,下属带逥溪。
    交藤荒且蔓,樛枝耸复低。
    独鹤方朝唳,饥鼯此夜啼。
    渫云已漫漫,夕雨亦凄凄。
    我行虽纡组,兼得寻幽蹊。
    缘源殊未极,归径窅如迷。
    要欲追奇趣,即此陵丹梯。
    皇恩既已矣,兹理庶无睽。

  • 群鹤咏

    八风儛遥翮,九野弄清音。
    一摧云间志,为君苑中禽。

  • 春闺思诗

    金羁游侠子,绮机离思妾。春度人不归,望花尽成叶。

  • 愁闺照镜诗

    别来憔悴久,他人怪容色。只有匣中镜,还持自相识。

  •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

    猿鸣诚知曙,谷幽光未显。
    岩下云方合,花上露犹泫。
    逶迤傍隈隩,迢递陟陉岘。
    过涧既厉急,登栈亦陵缅。
    川渚屡径复,乘流玩回转。
    苹萍泛沉深,菰蒲冒清浅。
    企石挹飞泉,攀林摘叶卷。
    想见山阿人,薜萝若在眼。
    握兰勤徒结,折麻心莫展。
    情用赏为美,事昧竟谁辨?
    观此遗物虑,一悟得所遣。

  • 寒闺诗

    绿叶朝朝黄,红颜日日异。譬喻持相比,那堪不愁思。

  •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

    客心愁日暮,徙倚空望归。
    山烟涵树色,江水映霞晖。
    独鹤凌空逝,双凫出浪飞。
    故乡千余里,兹夕寒无衣。

  • 杂咏诗

    被空眠数觉,寒重夜风吹。罗帷非海水,那得度前知。

  •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

    传闻合浦叶,远向洛阳飞。
    北风尚嘶马,南冠独不归。
    去云目徒送,离琴手自挥。
    秋蓬失处所,春草屡芳菲。
    太息关山月,风尘客子衣。

  • 泛南湖至石帆诗

    轨息陆途初,枻鼓川路始。
    涟漪繁波漾,参差层峰峙。
    萧疏野趣生,逶迤白云起。
    登陟苦跋涉,䁹盼乐心耳。
    即玩玩有竭,在兴兴无已。

  • 咏萤诗

    本将秋草并,今与夕风轻。
    腾空类星陨,拂树若花生。
    屏疑神火照,帘似夜珠明。
    逢君拾光彩,不吝此生轻。

  •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

    徘徊恋京邑,踯躅躧曾阿。
    陵高墀阙近,眺迥风云多。
    荆吴阻山岫,江海含澜波。
    归飞无羽翼,其如别离何。

  • 秋夜

    秋夜促织鸣,南邻捣衣急。
    思君隔九重,夜夜空伫立。
    北窓轻幔垂,西户月光入。
    何知白露下,坐视阶前湿。
    谁能长分居,秋尽冬复及。

  • 春赋

      宜春苑中春已归,披香殿里作春衣。新年鸟声千种啭,二月杨花满路飞。河阳一县并是花,金谷从来满园树。一丛香草足碍人,数尺游丝即横路。开上林而竞入,拥河桥而争渡。

      出丽华之金屋,下飞燕之兰宫。钗朵多而讶重,髻鬟高而畏风。眉将柳而争绿,面共桃而竞红。影来池里,花落衫中。

      苔始绿而藏鱼,麦才青而覆雉。吹箫弄玉之台,鸣佩凌波之水。移戚里而家富,入新丰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酦醅。芙蓉玉碗,莲子金杯。新芽竹笋,细核杨梅。绿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来。

      玉管初调,鸣弦暂抚。《阳春》《渌水》之曲,对凤回鸾之舞。更炙笙簧,还移筝柱。月入歌扇,花承节鼓。协律都尉,射雉中郎。停车小苑,连骑长杨。金鞍始被,柘弓新张。拂尘看马埒,分朋入射堂。马是天池之龙种,带乃荆山之玉梁。艳锦安天鹿,新绫织凤凰。

      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边多解神。树下流杯客,沙头渡水人。镂薄窄衫袖,穿珠帖领巾。百丈山头日欲斜,三晡未醉莫还家。池中水影悬胜镜,屋里衣香不如花。

  • 承宫樵薪苦学

      承宫,琅邪姑幕人。少孤,年八岁,为人牧豕。乡里徐子盛明《春秋》经,授诸生数百人。宫过其庐下,见诸生讲诵,好之,因忘其猪而听经。猪主怪其不还,寻之。见而欲笞之。门下生共禁,乃止,因留宫门下。樵薪执苦,数十年间,遂通其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