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春雪

    看雪乘清旦,无人坐独谣。
    拂花轻尚起,落地暖初销。
    已讶陵歌扇,还来伴舞腰。
    洒篁留密节,著柳送长条。
    入镜鸾窥沼,行天马度桥。
    遍阶怜可掬,满树戏成摇。
    江浪迎涛日,风毛纵猎朝。
    弄闲时细转,争急忽惊飘。
    城险疑悬布,砧寒未捣绡。
    莫愁阴景促,夜色自相饶。

  • 毛颖传

      毛颖者,中山人也。其先明眎,佐禹治东方土,养万物有功,因封於卯地,死为十二神。尝曰:“吾子孙神明之后,不可与物同,当吐而生。”已而果然。明眎八世孙䨲,世传当殷时居中山,得神仙之术,能匿光使物,窃姮娥、骑蟾蜍入月,其后代遂隐不仕云。居东郭者曰㕙,狡而善走,与韩卢争能,卢不及。卢怒,与宋鹊谋而杀之,醢其家。

      秦始皇时,蒙将军恬南伐楚,次中山,将大猎以惧楚。召左右庶长与军尉,以《连山》筮之,得天与人文之兆。筮者贺曰:“今日之获,不角不牙,衣褐之徒,缺口而长须,八窍而趺居,独取其髦,简牍是资。天下其同书,秦其遂兼诸侯乎!”遂猎,围毛氏之族,拔其豪,载颖而归,献俘於章台宫,聚其族而加束缚焉。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,而封诸管城,号曰管城子,日见亲宠任事。

     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,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,无不纂录。阴阳、卜筮、占相、医方、族氏、山经、地志、字书、图画、九流、百家、天人之书,及至浮图、老子、外国之说,皆所详悉。又通於当代之务,官府簿书、巿井贷钱注记,惟上所使。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、胡亥、丞相斯、中车府令高,下及国人,无不爱重。又善随人意,正直、邪曲、巧拙,一随其人;虽见废弃,终默不泄。惟不喜武士,然见请,亦时往。累拜中书令,与上益狎,上尝呼为“中书君”。上亲决事,以衡石自程,虽宫人不得立左右,独颖与执烛者常侍,上休方罢。颖与绛人陈玄、弘农陶泓,及会稽褚先生友善,相推致,其出处必偕。上召颖,三人者不待诏,辄俱往,上未尝怪焉。

      后因进见,上将有任使,拂拭之,因免冠谢。上见其发秃,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。上嘻笑曰:“中书君老而秃,不任吾用。吾尝谓中书君,君今不中书邪?”对曰:“臣所谓尽心者。”因不复召,归封邑,终於管城。其子孙甚多,散处中国、夷狄,皆冒管城,惟居中山者,能继父祖业。

      太史公曰:毛氏有两族。其一姬姓,文王之子,封於毛,所谓鲁、卫、毛、聃者也。战国时,有毛公、毛遂。独中山之族,不知其本所出,子孙最为蕃昌。《春秋》之成,见绝於孔子,而非其罪。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,始皇封诸管城,世遂有名,而姬姓之毛无闻。颖始以俘见,卒见任使。秦之灭诸侯,颖与有功,赏不酬劳,以老见疏,秦真少恩哉!

  • 青青水中蒲二首

    青青水中蒲,下有一双鱼。
    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

    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
    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

  • 游城南十六首·遣兴

    断送一生惟有酒,寻思百计不如闲。
    莫忧世事兼身事,须著人间比梦间。

  • 青青水中蒲三首

    青青水中蒲,下有一双鱼。
    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

    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
    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

    青青水中蒲,叶短不出水。
    妇人不下堂,行子在万里。

  • 游太平公主山庄

    公主当年欲占春,故将台榭押城闉。
    欲知前面花多少,直到南山不属人。

  •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

    桃蹊惆怅不能过,红艳纷纷落地多。
    闻道郭西千树雪,欲将君去醉如何。

  • 醉留东野

   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,长恨二人不相从。
    吾与东野生并世,如何复蹑二子踪。
    东野不得官,白首夸龙钟。
    韩子稍奸黠,自惭青蒿倚长松。
    低头拜东野,原得终始如駏蛩。
    东野不回头,有如寸筳撞巨钟。
    吾愿身为云,东野变为龙。
    四方上下逐东野,虽有离别无由逢?

  • 龊龊

    龊龊当世士,所忧在饥寒。
    但见贱者悲,不闻贵者叹。
    大贤事业异,远抱非俗观。
    报国心皎洁,念时涕汍澜。
    妖姬坐左右,柔指发哀弹。
    酒肴虽日陈,感激宁为欢。
    秋阴欺白日,泥潦不少干。
    河堤决东郡,老弱随惊湍。
    天意固有属,谁能诘其端。
    愿辱太守荐,得充谏诤官。
    排云叫阊阖,披腹呈琅玕。
    致君岂无术?自进诚独难。

  • 山石

    山石荦确行径微,黄昏到寺蝙蝠飞。
    升堂坐阶新雨足,芭蕉叶大栀子肥。
    僧言古壁佛画好,以火来照所见稀。
    铺床拂席置羹饭,疏粝亦足饱我饥。
    夜深静卧百虫绝,清月出岭光入扉。
    天明独去无道路,出入高下穷烟霏。
    山红涧碧纷烂漫,时见松枥皆十围。
    当流赤足踏涧石,水声激激风吹衣。
    人生如此自可乐,岂必局束为人鞿?
    嗟哉吾党二三子,安得至老不更归。

  • 题榴花

    五月榴花照眼明,枝间时见子初成。
    可怜此地无车马,颠倒青苔落绛英。

  • 无题

    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
  • 与陈给事书

      愈再拜: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。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。贫贱也,衣食于奔走,不得朝夕继见。其后,阁下位益尊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。夫位益尊,则贱者日隔;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愈也道不加修,而文日益有名。夫道不加修,则贤者不与;文日益有名,则同进者忌。始之以日隔之疏,加之以不专之望,以不与者之心,而听忌者之说。由是阁下之庭,无愈之迹矣。

      去年春,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。温乎其容,若加其新也;属乎其言,若闵其穷也。退而喜也,以告于人。其后,如东京取妻子,又不得朝夕继见。及其还也,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。邈乎其容,若不察其愚也;悄乎其言,若不接其情也。退而惧也,不敢复进。

      今则释然悟,翻然悔曰:其邈也,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;其悄也,乃所以示其意也。不敏之诛,无所逃避。不敢遂进,辄自疏其所以,并献近所为《复志赋》以下十首为一卷,卷有标轴。《送孟郊序》一首,生纸写,不加装饰。皆有揩字注字处,急于自解而谢,不能俟更写。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。

      愈恐惧再拜。

  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
    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    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  •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·柳溪

    柳树谁人种,行行夹岸高。
    莫将条系缆,著处有蝉号。

  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

    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
    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!(欲为 一作:本为;圣明 一作:圣朝;肯将 一作:敢将)
    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    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

  • 新修滕王阁记

     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,而滕王阁独为第一,有瑰伟绝特之称;及得三王所为序、赋、记等,壮其文辞,益欲往一观而读之,以忘吾忧;系官于朝,愿莫之遂。十四年,以言事斥守揭阳,便道取疾以至海上,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。其冬,以天子进大号,加恩区内,移刺袁州。袁于南昌为属邑,私喜幸自语,以为当得躬诣大府,受约束于下执事,及其无事且还,傥得一至其处,窃寄目偿所愿焉。至州之七月,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,观察江南西道;洪、江、饶、虔、吉、信、抚、袁悉属治所。八州之人,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,公至之日,皆罢行之。大者驿闻,小者立变,春生秋杀,阳开阴闭。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,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。吾虽欲出意见,论利害,听命于幕下,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,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?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!

      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,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,文武宾士皆与在席。酒半,合辞言曰:“此屋不修,且坏。前公为从事此邦,适理新之,公所为文,实书在壁;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,适及期月,公又来燕于此,公乌得无情哉?”公应曰:“诺。”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,盖瓦级砖之破缺者,赤白之漫漶不鲜者,治之则已;无侈前人,无废后观。

      工既讫功,公以众饮,而以书命愈曰:“子其为我记之!”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,窃喜载名其上,词列三王之次,有荣耀焉;乃不辞而承公命。其江山之好,登望之乐,虽老矣,如获从公游,尚能为公赋之。

     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,袁州刺史韩愈记。

  • 贞女峡

    江盘峡束春湍豪,雷风战斗鱼龙逃。
    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
    漂船摆石万瓦裂,咫尺性命轻鸿毛。

  • 宿龙宫滩

    浩浩复汤汤,滩声抑更扬。
    奔流疑激电,惊浪似浮霜。
    梦觉灯生晕,宵残雨送凉。
    如何连晓语,只是说家乡?

  • 晚春二首·其二

    谁收春色将归去,慢绿妖红半不存。
    榆荚只能随柳絮,等闲撩乱走空园。